揭秘在古代被判流放一般会被流放到哪里?

在我国古代有一种特有的流放之刑,是将罪犯发送到物质、文化多相对落后而又极为偏远的地区。由于古人都有乡土情结,远离故土和家族,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对罪犯来说都是一种折磨,所以流放又被称为惩罚力度仅次于死刑的刑罚。

那么在古代,被判了流放之刑后一般都会被流放到哪里呢?

揭秘在古代被判流放一般会被流放到哪里?

《尚书》曾记载:“流共工于幽州”。而《史记》中也记载尧舜时期流放地点为幽陵、崇山等四个地方,这些地方大概是今天的北京、甘肃一带。现在看来这些流放地仍在国家的中心区域,但在当时已经算作是最远的四极了。

秦汉时期的流放地是房陵,也就是今天的湖北房县,后来又进一步扩大到今天的酒泉、敦煌一带。

宋朝时,曾将西北地区设置为流放地,但却给罪犯逃亡塞外提供了便利,所以后来改成流放到今天的烟台沙门岛以及两广地区。

元明时期,流放的基本原则就是“南人发北,北人发南”,即如果是北方人,就将你流放到湖广,如果是南方人,就将你流放到东北地区。总而言之就是不能让犯人太舒坦。

秦朝之前,流放的期限是12年到无期;南北朝时期改成了最长6年;唐朝以后又缩短为3年。

由于流放已经成为介于死刑和徒刑之间的一种惩罚方式,为了更好的惩罚罪犯,唐朝规定,判处流放的人到了流放地还要服劳役。宋朝为了“防伪”,还要在流放的犯人脸上刺字。

在古代,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是澳大利亚,俄罗斯流放地是西伯利亚,而日本流放地则是北海道。

无论是我国的北京、广东,还是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北海道,如今都早已是发达地区。如果是现在,被流放到这些地方,早已经不能算惩罚了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闪电博客-科普知识-常识技巧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://www.tuosiweiyingxiao.cn/post/93318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@qq.com,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

上一篇 2022-12-29
下一篇 2022-12-29

相关推荐